翻页   夜间
爱评书屋 > 二十四史列传 > 第五十九章【天下第一美男】
 
  
第三天,郑国的士兵们愤怒了,攻城之势更加猛烈。作为先锋的颍考叔身先士卒,勇不可当,他取下车驾上的“纛弧”大旗,夹在腋下,他要把这面大旗插在许国的城头上。
在春秋战国时代,限于技术手段以及礼法规制,诸侯国的城墙高度比我们想象的以及电视剧中演绎的要矮得多,据学者考证战国时期的魏国城墙高度通常在6米上下,厚不过十多米;鲁城墙更矮,高不过4.5米,底宽20米。相对而言,宋国城墙修筑得最为高大坚固,上世纪末,经过中美联合靠古队发崛,证实宋国城池大多达到了顶宽12—15米,底宽在25—27米之间,高11.5—12米的规格,这是因为宋国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要形成有效防守,宋人必须构建强大的防御工事。
许国国小兵微,城墙当然高不到哪里去。勇猛的颍考叔真的就跃上了城头,他双手紧紧握住大旗,准备将它插在许国的城头上。
瑕叔盈大惊,这一战中他是颍考叔的副手,他急忙跑到颍考叔身旁。颍考叔已经气绝身亡,然而双目圆瞪,手中还握着那面大旗。瑕叔盈双目含泪,他合上颍考叔的眼睛,取过他手中的那面大旗,发疯似的冲向城头,悲痛的力量让他像颍考叔一样跃上城头,奋力将大旗插入城墙。
大旗迎风招展。
厮杀中的郑国士兵看到这面大旗,斗志昂扬,潮水般涌向城门,许国都城终于被攻破。
许庄公混在军民之中,出奔卫国,后来终老卫国。
按照战前的协议,得许归郑国,齐僖公和鲁隐公都向郑庄公道贺,郑庄公对许国早已垂涎三尺,却还得假意推让一番,以表示受之有愧。
一般情况下,受之有愧之后就该却之不恭了,但就在郑庄公假意推让之际,有人求见。
来者是许国大夫百里,他还带来了一名少年。
百里一进大帐就拜倒在地,哭泣着向三国国君乞求,希望能延续许国祭祀,他指着少年说道:“国君没有儿子,这是国君的弟弟,名叫新臣。”
郑庄公那个恨呀,但看到一旁的齐僖公鲁隐公都面露怜悯,郑庄公也只能转口,“上天降祸于许国,鬼神也不满意许君,所以借寡人之手征伐它。寡人与同姓的大臣尚且不能同心协力,哪里敢拿打败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呢?寡人与弟弟也不能和睦相处,致使他流浪他国,四处奔走,又哪里能够占据许国呢?现在好了,有君有臣,许国物归其主。”
百里再次拜倒,说只想保全许国血脉,不敢奢求复国。
郑庄公眼睛直盯百里,嘴角却挂着笑:“寡人可是真心恢复许国的。不过许叔(指新臣)年幼,大夫多要担责了,寡人也派人帮助您!若是寡人得以寿终,上天撤回加给许国的灾祸,愿许君重新执掌国家;若敝国出了什么祸患,希望贵我两国还像亲戚一般礼尚往来,不要使其他国家迫近,同敝国争夺土地。寡人委派您这个职务,不仅为了许国,也是为了巩固我郑国边疆呀!”
百里拜倒领命,齐僖公鲁隐公暗暗点头。后来的君子读到这段历史都认为郑庄公知礼守礼,《左传》这样称赞,“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也。”意思是遵循礼制,不仅有利于治理国家,巩固社稷,更有利于子孙后代。许国无道就讨伐它,伏罪后就宽恕他,度量自己的德行处理问题,量力而行,相机而动,不使后人受到牵连,郑庄公可以说知礼了。
君子们都被腹黑的郑庄公蒙蔽了,这一番训词句句讲礼,听命与天,表面上看是为了许国,实际上就是要把许国变成郑国的后花园,要许国服从郑国宗主国的地位,不允许他国插手许国事务,许国世世代代都要看郑国的脸色行事,保卫郑国的边境安全。否则的话他又何必假天子以伐许国,又何必派人协助许国呢?
名为协助,实为监视嘛!
许国被分成了两半,新臣住东边,郑国大夫公孙获住西边(注:兼管东边)。郑庄公又当着众人的面对公孙获说,“凡你的器用财物都不要安置在许地。我死之后,你也要离开许国。先君建都于新邑,周室要衰落了,姬姓诸侯一天天没落。我们作为大周子孙,难道还能与许国争吗?”
我想,虽然郑庄公在说这一番话时是惺惺作态的,但他的心里必然也是有几分凄然的。他一生图霸,可他也知道郑国无论是从国力还是地缘位置而言都不具备成为真正霸主的条件。不过郑庄公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一语成谶,他去世后郑国发生内乱,监管许国的公孙获也病死了,新臣和百里借助机会,夺回都城,赶走郑军,重新统一了许国。
然而爵低城小实力弱注定了许国的在乱世之中的飘零命运,在此后的岁月里,许国屡遭侵略,求和谢罪、迁徙国土、附庸强权成为它的常态,直到接受宿命那一刻。
许国没能归入郑国,郑庄公十分不悦,但更让他伤心的是颍考叔的死。颍考叔是孝子,是君子,是勇士,也是恩人,更是诤友。
最让郑庄公愤怒的是,那支箭是从城下射来的,就是说,下手的是自己人!
究竟是谁?
一定把他揪出来!
郑庄公让全军将士为颍考叔守灵,并命人设立祭坛,用猪、狗、鸡祭祀,让巫师写下祝文,诅咒行凶者。巫师一连三日祷念祝文,并在第三天头上焚烧祝文。
诅咒起效了,一个人蓬头垢面跪倒在颍考叔灵前,声称是自己害死了颍考叔,说完这人横剑挥向自己的脖颈。顷刻间血流如注,来人倒地身亡。
郑庄公双目含泪,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这个人是公孙阏。
公孙阏,公子吕之子,郑庄公堂弟,大家或许没听说过这个人名,但他的字几乎无人不知—子都。
子都是那个时代中原大地万千女性的梦中情人,女人们都以一睹其风采为荣。“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就是美男子的代名词。中国历史上美男子不乏其人,但是以美貌载入史册者,子都是第一人。就连圣人都为之“立言”,孟子曾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说谁要是不知道子都有多漂亮,那他一定是有眼无珠的。
子都不仅长得刻骨铭心的帅,而且武艺高超,勇力过人。在那个时代,贵族子弟都要熟悉六艺,知礼仪,善征战。他对郑庄公也非常忠诚,深受庄公的信任
但这么个完美男神,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善妒”,或许是接受的夸奖太多,自身强烈的优越感使得子都执骄而宠,或许是做惯了第一,习惯了完美,子都绝不允许别人比他更优秀。
伐许之战,为了彰显正统性,郑庄公命人重新制作了“蝥弧”大旗,比之前的还要大还要漂亮还要威风,上面绣着“奉天讨罪”大字,边沿上还缀着二十四枚金铃,这面大旗安放在一辆新制的战车上。
为了鼓舞士气,郑庄公传令,谁能举起这面大旗,奔走如常,就拜为先锋,而且将这驾战车赐给他。郑庄公此言一出,将士们一片躁动,这可是武将的至高荣誉。但是要高举这面大旗,许多人自忖没这个能耐。
大夫瑕叔盈自告奋勇出列了,他果然举起了大旗,前后左右各走几步,然后稳稳当当把大旗放回原处,赢得士兵们一阵喝彩。
瑕叔盈面有得色,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且慢!”这时颍考叔走了出来,“执旗不算什么,我能舞旗!”
说着颍考叔把大旗抓在手中,舞得呼呼作响,大旗随着舞动时卷时舒,将士们都看呆了,想不到颍考叔还有这样的本领,瑕叔盈也自愧不如,郑庄公称赞不已,宣布把战车赐给颍考叔,“考叔真乃当世罕有的虎臣,我郑国有这样的勇士,必然无往不胜!”
这正是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子都,他从人群中闪了出来,指着颍考叔喊道:“你能舞,我也能舞!”说着就去夺旗,颍考叔嘿嘿一笑,一手抓起大旗,一手拽着战车,转身就跑。
子都大怒,抓起一杆大戟就追,连追了几圈也没追上,被公孙获劝了回去。郑庄公看子都还在恨恨不已,就好言安慰他,并另赐他和瑕叔盈车马。
大家也都笑嘻嘻地打趣,却不知仇恨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了子都的心中。
许都城外,郑庄公宣布谁能第一个登上城头,为谁记上头功。
子都那颗埋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了,郑国将士们都在奋力攻城,子都的眼睛却一直盯着颍考叔,盯着这个风头盖过自己的先锋。
看到颍考叔奋勇杀敌,看着颍考叔登上城头,看着颍考叔要把代表着无上荣誉的大旗插进许国城头,一个念头在子都的心中闪过,他挽起了长弓,射出了那支妒忌之箭。
完美主义者的自尊心太强,所以子都见不得别人比他优秀,所以他要杀死颍考叔,所以他受不了巫师的诅咒,一个苛求自己的人怎能允许自己不完美呢?
大夫瑕叔盈自告奋勇出列了,他果然举起了大旗,前后左右各走几步,然后稳稳当当把大旗放回原处,赢得士兵们一阵喝彩。
瑕叔盈面有得色,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且慢!”这时颍考叔走了出来,“执旗不算什么,我能舞旗!”
说着颍考叔把大旗抓在手中,舞得呼呼作响,大旗随着舞动时卷时舒,将士们都看呆了,想不到颍考叔还有这样的本领,瑕叔盈也自愧不如,郑庄公称赞不已,宣布把战车赐给颍考叔,“考叔真乃当世罕有的虎臣,我郑国有这样的勇士,必然无往不胜!”
这正是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子都,他从人群中闪了出来,指着颍考叔喊道:“你能舞,我也能舞!”说着就去夺旗,颍考叔嘿嘿一笑,一手抓起大旗,一手拽着战车,转身就跑。
子都大怒,抓起一杆大戟就追,连追了几圈也没追上,被公孙获劝了回去。郑庄公看子都还在恨恨不已,就好言安慰他,并另赐他和瑕叔盈车马。
大家也都笑嘻嘻地打趣,却不知仇恨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了子都的心中。
许都城外,郑庄公宣布谁能第一个登上城头,为谁记上头功。
子都那颗埋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了,郑国将士们都在奋力攻城,子都的眼睛却一直盯着颍考叔,盯着这个风头盖过自己的先锋。
看到颍考叔奋勇杀敌,看着颍考叔登上城头,看着颍考叔要把代表着无上荣誉的大旗插进许国城头,一个念头在子都的心中闪过,他挽起了长弓,射出了那支妒忌之箭。
完美主义者的自尊心太强,所以子都见不得别人比他优秀,所以他要杀死颍考叔,所以他受不了巫师的诅咒,一个苛求自己的人怎能允许自己不完美呢?
~~ 操控舆论~~
公元前710年,在郑国苦熬已久的宋公子冯终于要时来运转了,宋国派来使者迎接他回国,他要成为新一代国君了。因为就在不久前,宋殇公被杀了,陪葬的还有他的司马孔父嘉。
因为公子冯的缘故,宋国曾经三次伐郑,但都无功而返,尤其最后一次几乎全军覆没,孔父嘉只身逃回,宋国民众已经对他颇有怨言。
而这一切都被他的对手华督看在眼里。
华督是宋国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的孙子,当然我们可以称呼其为公孙督,督是其名,字华父,因此他也被称为华父督。他以字为氏自立华氏,华督即华姓的得姓始祖,其后裔也有取其名为氏的,称督氏。
同华督一样,孔父嘉也是宋国公族,他是宋国第五代国君宋闵公的五世孙,嘉是名,孔父是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