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评书屋 > 二十四史列传 > 第四十四章【纵横】
 
  
春秋战国乱悠悠。
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社会急剧动荡,政治错综复杂,外交风云变幻,周天子政令难行,诸侯间攻伐不断,大小战事此起彼伏,怎么会不乱呢?
但是,不同于其他乱世的满目疮痍,春秋战国是一个乱中有序的时代,庙堂筹谋不失礼仪,金戈铁马不失文明。透过盘根错节,透过纵横捭阖,透过硝烟弥漫,我们看到了礼,看到了仁,看到了忠、看到了义,看到了好整以暇的勇者、雍容优雅的君子,看到了口若悬河的策士、铁骨铮铮的谏臣,也看到了虚心奋发、百折不饶的君主。
一如我们的青春期,春秋战国是朦胧的,寄存于我们遥远的记忆中;是单纯的、躁动的,变数中酝育着勃勃生机;也是血性的、挥洒自如的,充满憧憬,活力四射,爱好竞争,喜欢超越。当我们回首望去,才发现这个时代是我们的黄金时代、炫彩时代、魅力时代、光荣时代,是我们文明的根系之所在。
因为青春,所以自由,各国人才自由流动,空前的思想解放,流派纷呈,学术文化震撼古今。
因为青春,所以开放,旧的制度趋于崩解,图变、图新、图强成为列国的共识。
因为青春,所以灿烂,诸子百家竟相风流,名士宿将纵横捭阖,留下无数令后世传诵的故事。
这个青春的时代孕育了老子、孔子、孙子、墨子、韩非子,也属于齐桓公、晋文公、赵武灵王、秦昭襄王,这是曹刿、专诸、豫让、荆轲的时代,也是屈原的时代,西施的时代!
正是这个青春期的锻打,锻造了炎黄子孙蓬勃奋发的性格,铸就了中华儿女不屈不饶的魂魄,构筑了中华文明包容万物的基因,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正是这个青春期的磨砺,为我们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使得我们中华文明不为时间所腐蚀,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沿袭至今从未中断的伟大文明。所以相较于世界上其他的太多国家,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可以随手翻开一本两三千年前的著作,与古时的贤达隔空对话,读一段家国兴衰,诵一段微言大义,品一段儿女情长。
春秋时期,五霸争雄,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大国纵横,小国腾挪,或夹缝求生,或左右逢源,与当今国际社会颇为近似,而且有着本质的统一性,“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拥有历史这面大镜子,所以我们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看清自己。
东周,起自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大周东迁洛邑,结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周国为秦所灭,九鼎被夺。共传25王,历时515年。
“东周分两半”,即春秋和战国。
两者的划分是人为的,划分的依据与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的丧失、战争主题的改变、礼乐制度的崩溃相关。春秋时代是以争霸战争为主题,任何战争或多或少要打着维护周天子、维护礼仪的旗号,对于“礼仪”虽不能遵而行之,至少也做到了言而顾之;到战国时代,周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从制度到文化上的共主地位,所谓“礼仪”,早已舍而弃之,诸侯以利为尊,战争主题也变成了兼并战争。
两者都是因书而得名。
“春秋”原本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鲁国史官们共同的心血,他们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孔子晚年时以私人身份将《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注入自己的政治思想理念,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孔子所著写的《春秋》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后世史学家便以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称之为“春秋”。“战国”则因西汉刘向主编的《战国策》而得名,
正因为春秋战国完全是人为地划分,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划分之法。
主流学者认为春秋起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终于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战国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为止。这是根据传统的以君主即位时间作为某个时代起止的划分之法。
第二种是按照战国七雄实际形成时间为时间点进行划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韩氏、赵氏、魏氏位列诸侯,三家分晋,战国起始,因为这一事件标志着周礼崩坏,群雄竞逐。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早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晋国三分已定,七雄并立局面已经形成,应该以此为战国的起始。
还有学者认为应该以孔子《春秋》绝笔时间公元前481年或者《左传》记事终结的公元前468年为分界。
各种划分之法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缺陷,但不管是哪一种,战国时代都是以秦国统一六国为结束年份的,从春秋伊始至战国结束历时550年,而此时,东周已经灭亡三十五年了,也就是说,“东周”与“春秋战国”这两个时间段并不完全对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两者统一看待。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幽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古人去世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以及品德给予的文字评价。当然,能够拥有谥号的人必然是有相当地位的人,比如天子、诸侯、后妃、世卿,相应的能够给这些人议定谥号的人也不是一般人,君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就谥号而言有褒谥、平谥、下谥之分,比如文、武、睿、宣这都是褒谥,像厉、炀都是下谥。举个例子,“炀”就是唐朝给杨广的谥号,是个下谥,其实杨广还有个谥号,“明”,这是隋朝对他的追谥,这就是个上谥。至于为何大家都知道“隋炀帝”,却少有人知道“隋明帝”,说到底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了。
周幽王的谥号是由他的儿子和大臣们议定的。“幽”字表示壅遏不通的意思,以“幽”为谥可见姬宫湦是个什么样的君王。史书称周幽王“暴戾寡恩,动静无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周幽王的英明领导下,忠直贤明之臣被渐渐疏离,团结在领导周围的多是一些谄媚之徒。后来其父周宣王留下的贤臣尹吉甫、召虎也先后去世,于是周幽王任命虢公石父、祭公、尹球为三公,这三人乃一丘之貉,都是阿谀奉承之人,极尽所能讨幽王欢心,朝政殆废,仅存的忠诚之士只能摇头叹息。
在这里插述一下周朝的权力中心的设置。
周王朝权力中枢为三公六卿五官制。
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三公主要职责是教导、监护、辅弼天子,制定和颁行礼法。在周朝立国之初,姜太公为太师,周公旦为太傅,召公奭为太保。
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早在甲骨文中,“宰”就作为官名出现了,其责任是管理事务。西周时设置太宰,也叫大冢宰或大宰,即宰的首领,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用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可以说太宰是行政官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太宗掌辨宗族之序,是专门管理王族堞谱的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宗正、宗令、宗正卿。
“史”,顾名思义,与史事、史书相关。太史就是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的官员,同时掌管起草文书以策命诸侯、卿大夫,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太祝是神职官员,掌六祝之辞(顺祝、年祝、吉祝、化祝、瑞祝、策祝),以祷告上天,交通天人,在祭祀中迎神送神,祈福纳祥。
太士与太史职责近似,太士是记言的右史,太史是记事的左史,两者可以通称为“作册”。
太卜掌管阴阳卜筮之法,通过卜筮帮助天子决定诸疑,判断吉凶。在彼时,无论是祭祀、征伐、婚丧、聘问,事先都要参考太卜的占卜。
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780年,上天要考验大周的执政者了,岐山发生了大地震,震及泾(泾水)、河(黄河)、洛(洛水)三川,河水堰塞。
即使在今天,地震也是极为恐怖的自然灾害,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组织调动反应能力,体现的是国家对于民众的态度。在数千年前,天灾更被赋予了特殊涵义,大周制度的设计者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理念,天灾被认为是上天给予执政者的警示,这一点在史籍中常被记载。究其原因还是古人对天灾缺乏科学的认识,抵抗能力有限,而衰落的王朝面对重大灾害更是捉襟见肘,君王个人操守的不足更加凸显,重灾之后国家更加衰败甚至亡国的例子不胜枚举。
岐山是周王朝的发祥地,从周人的伟大领袖周太王带领族人迁至岐山,已近四百年,岐山一直是周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昔年间凤鸣岐山,大周就取代了殷商,如今岐山地震,岂非上天之警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